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工头条 >> 正文

聚力谋篇“十五五” 乘势跃升“双一流”

广工召开2025年发展战略研讨会

2025年08月27日     来源:党委宣传部         次浏览

8月26-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广工大学城校区召开。为期1天半的会议安排紧凑、内容充实、会风务实,承载着全校师生的热切期待,全体校领导、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全校中层副职以上干部、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青年骨干教师代表等齐聚一堂,交流研讨、碰撞思想、凝聚共识,擘画学校“十五五”蓝图,汇聚起奋力谱写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建设新篇章的磅礴力量。

学校党委书记白建刚发表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邱学青,党委副书记朱蔚蔚,党委常委、副校长杜承铭,副校长余林,党委常委、副校长鲁仁全、王振友作专题报告,党委副书记陈卓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广东省监委驻开元网页版_开元(中国)监察专员庞建国,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育广出席会议。邱学青、陈卓武分别主持会议相关环节。

教育强国,广工何为?

用“广工路径”建设“更好”大学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作为一所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广工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该怎么做?

白建刚在讲话中强调,要努力办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更好”大学,锚定一流目标,深化内涵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篇章贡献“广工力量”,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

“我们必须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审视未来,以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擘画未来,以更务实的行动举措,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贡献卓越、师生幸福、争创一流’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白建刚指出,建设“更好”广工,要做到“五个坚持”,写好“五篇大文章”。一要坚持五育并举,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搭建体美劳育人广阔平台,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更好广工。二要坚持四个面向,写好“科研顶天立地”大文章,抢占科研制高点,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产出标志性成果,强化成果转移转化,办好“广东所需,广工有为”的更好广工。三要坚持产教融合,写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文章,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协同育人成效,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办好“时代所需,极具活力”的更好广工。四要坚持系统集成,写好“冲一流”建设大文章,实施“115”攀峰工程(即1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个一流学科建设计划,5个创新转化平台支撑计划),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大学治理,办好“自信自强、争创一流”的更好广工。五要坚持深融互促,写好“高质量党建”大文章,提高政治站位,建强组织体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涵养清廉之风,办好“面向未来,团结奋进”的更好广工。

立足新方位,广工如何抓住机遇谋新篇?

用“广工决心”加快跃升“双一流”

回首来时路,郁郁满芳华。五年来,学校一系列重大部署顺利推进,一个个成果接连涌现,一项项办学指标实现“翻番式”增长和历史性突破,学校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快速发展态势。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令人振奋,也是学校冲击新一轮“双一流”的底气信心所在。

“今年是学校力争进入国家‘双一流’行列、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之年,只有坚持我们广工‘行胜于言、真抓实干、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优良品质,才能做成事!”邱学青强调,全校上下务必将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进一步坚定冲击“双一流”的必胜信念,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和“舍我其谁”的担当,只争朝夕,全力以赴。

结合学校“十五五”时期发展重点、规划部署以及“冲一流”建设,邱学青指出,一要锚定新一轮“双一流”目标任务,加快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推动学科水平快速提升。二要,全面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落实国家专业优化调整要求,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紧缺的卓越工程人才。三要聚焦科技发展、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持续建设“大项目”“大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四要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打造高素质高层次的教师队伍。五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适配时代发展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六要厚植广工精神、凝心铸魂育人,培育彰显广工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起磅礴的“广工力量”,书写不负时代、不负师生的崭新答卷。

面向“十五五”,广工如何科学谋划?

用“广工实干”勇攀高峰

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是广工加快推动跃升“双一流”、推进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建设的关键所在。

把握重点,找准方位,群策群力,滴水成川。

研讨会上,校外专家辅导报告、校领导专题报告、学院负责人专题汇报先后进行,18个小组深入研讨,台上台下热烈交流讨论,展现了凝心聚力“冲一流”的坚定决心和务实思考。

“要聚焦高水平师资引育,强化师德师能双轮驱动。”朱蔚蔚在专题报告中提出,要构建“五级”联动人才工作机制、健全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青年人才梯次成长体系、激发教师队伍内生动力、优化“全链条”人才管理服务等举措,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杜承铭在专题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要集中优势实现博士点突破、健全学位点动态调整长效机制、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快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等,全力支撑学校“冲一流”建设。

余林在专题报告中指出,要把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机遇,坚持学科分层建设、分类引导,强化学科交叉赋能,坚持多维共治,优化治理体系、强化结果运用,推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全面迈向一流。

鲁仁全从有组织科研思考、有组织科研创新、有组织成果转化、有组织数据赋能四个角度作专题报告,表示学校将以体系化、精细化、数智化的思路加强有组织科研,深化科研机制改革,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王振友在专题报告中提出,以“5I”路径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湾区协同为场景,以学科交叉、个性培养、创新创业为核心要素,推动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数量递增与质量提升。

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评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瞿振元教授作辅导报告,解读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阐述在教育强国场域中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定位与使命,强调要把握国家教育发展大趋势,立足学校实际认真谋划“十五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科发展办公室主任吴瑞林教授在辅导报告中深入剖析了当前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指出学校要打破学科边界,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面向未来设置学科专业,建设一流学科。

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轻工化工学院相关负责人立足学院实际作了靶向精准、路径清晰的专题汇报,对学院未来和学科发展进行深度思考与谋划。

会议要求,各二级党组织、单位、部门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提高“知行合一”的自觉性,善用系统思维,全力抓好研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重点做好科学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干部、教师人才、学生工作调研,党风廉政建设,产教融合等工作。

大会对新学期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抓好“两热”防控工作,全面筑牢校园安全屏障,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抓实抓细校园安全稳定,全面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守牢学校发展的安全稳定底线。三是用心用情上好“思政第一课”,学院党政负责人示范引领,把党的创新理论讲精准、讲明白、讲透彻。四是扎实做好开学保障、新生入学工作。五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

作者:李成瑶、杜清

审核:党委宣传部

编辑:李成瑶

分享:

下一条:广工2025年本科投档线出炉,生源质量稳中向好